面向对象——五大基本原则

2021-01-11 00:00:00 面向对象 五大 基本原则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存在着五个基本原则,即 SOLID(单一功能、开闭原则、里氏替换、接口隔离以及依赖反转)当这些原则被应用在一起时,可以使得开发一个易于维护和扩展的系统成为可能。

一、单一功能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单一功能原则规定每一个类都应该有一个单一的功能,并且该功能应该由这个类完全封装起来。所有它的服务都应该严密的和该功能平行(功能平行,意味着没有依赖)。

通常意义下的单一功能,就是指类只有一种功能,而不为其实现过多的功能点,从而保证实体对象只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想象有一个用于编辑和打印报表的模块。这样的一个模块存在两个改变的原因。第一,报表的内容可以改变(编辑)。第二,报表的格式可以改变(打印)。这两方面会的改变因为完全不同的起因而发生:一个是本质的修改,一个是表面的修改。单一功能原则认为这两方面的问题事实上是两个分离的功能,因此他们应该分离在不同的类或者模块里。把有不同的改变原因的事物耦合在一起的设计是糟糕的。

保持一个类专注于单一功能点上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会使得类更加的健壮。继续上面的例子,如果有一个对于报表编辑流程的修改,那么将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因为假设这两个功能存在于同一个类中,修改报表的编辑流程会导致公共状态或者依赖关系的改变,打印功能的代码会因此不工作。

二、开闭原则(Open Closed Principle)

开闭原则规定软件中的对象(类、模块、函数等)对于扩展是开放的,但对于修改是封闭的,这意味着一个实体是允许在不改变它的源代码的前提下变更它的行为。

开放封闭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对扩展开放,意味着有新的需求或变化时,可以对现有代码进行扩展,以适应新的情况。2. 对修改封闭,意味着类一旦设计完成,就可以独立完成其工作,而不要对其进行任何尝试的修改。

实现开开放封闭原则的核心思想就是对抽象编程,而不对具体编程,因为抽象相对稳定。让类依赖于固定的抽象,所以修改就是封闭的;而通过面向对象的继承和多态机制,又可以实现对抽象类的继承,通过覆写其方法来改变固有行为,实现新的拓展方法,所以就是开放的

三、里氏替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替换原则是对子类型的特别定义,它规定子类对象可以在程序中替换其父类对象。这一思想体现为对继承机制的约束规范,只有子类能够替换基类时,才能保证系统在运行期内识别子类,这是保证继承复用的基础。

在父类和子类的具体行为中,必须严格把握继承层次中的关系和特征,将基类替换为子类,程序的行为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同时,这一约束反过来则是不成立的,子类可以替换基类,但是基类不一定能替换子类。
 里氏替换原则,主要着眼于对抽象和多态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上,因此只有遵循了里氏替换原则,才能保证继承复用是可靠的。实现的方法是面向接口编程:将公共部分抽象为基类接口或抽象类,在子类中通过覆写父类的方法实现新的功能。

里氏替换原则是关于继承机制的设计原则,违反了里氏替换原则就必然导致违反开放封闭原则。

里氏替换原则能够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同时实现基于多态的抽象机制,能够减少代码冗余,避免运行期的类型判别。

四、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s)

接口隔离原则规定一个类应该不依赖于它不使用的方法。接口隔离原则(ISP)拆分非常庞大臃肿的接口成为更小的和更具体的接口,这样客户将会只需要知道他们感兴趣的方法。这种缩小的接口也被称为角色接口(role interfaces)。接口隔离原则的目的是系统解开耦合,从而容易重构,更改和重新部署。

具体而言,接口隔离原则体现在:接口应该是内聚的,应该避免“胖”接口。一个类对另外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不要强迫依赖不用的方法,这是一种接口污染。

接口有效地将细节和抽象隔离,体现了对抽象编程的一切好处,接口隔离强调接口的单一性。而胖接口存在明显的弊端,会导致实现的类型必须完全实现接口的所有方法、属性等;而某些时候,实现类型并非需要所有的接口定义,在设计上这是“浪费”,而且在实施上这会带来潜在的问题,对胖接口的修改将导致一连串的客户端程序需要修改,有时候这是一种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将胖接口分解为多个特点的定制化方法,使得客户端仅仅依赖于它们的实际调用的方法,从而解除了客户端不会依赖于它们不用的方法。

分离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两种:1、委托分离,通过增加一个新的类型来委托客户的请求,隔离客户和接口的直接依赖,但是会增加系统的开销。2、多重继承分离,将胖接口分为多个不同的小接口,通过接口多继承来实现客户的需求,这种方式是较好的。
 

五、依赖反转原则(Dependecy Inversion Principle)

依赖反转原则是指一种特定的解耦(传统的依赖关系创建在高层次上,而具体的策略设置则应用在低层次的模块上)形式,使得高层次的模块不依赖于低层次的模块的实现细节,依赖关系被颠倒,从而使得低层次模块依赖于高层次模块的需求抽象。

该原则规定:1. 高层次的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次的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接口。2. 抽象接口不应该依赖于具体实现。而具体实现则应该依赖于抽象接口。该原则颠倒了一部分人对于面向对象设计的认识方式。如高层次和低层次对象都应该依赖于相同的抽象接口。

《面向对象——五大基本原则》

图1中,高层对象A依赖于底层对象B的实现;图2中,把高层对象A对底层对象的需求抽象为一个接口A,底层对象B实现了接口A,这就是依赖反转。

依赖一定会存在于类与类、模块与模块之间。当两个模块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分离接口和实现:在依赖之间定义一个抽象的接口使得高层模块调用接口,而底层模块实现接口的定义,以此来有效控制耦合关系,达到依赖于抽象的设计目标。抽象的稳定性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因为抽象是不变的,依赖于抽象是面向对象设计的精髓,也是依赖反转原则的核心。

依赖于抽象是一个通用的原则,而某些时候依赖于细节则是在所难免的,必须权衡在抽象和具体之间的取舍,方法不是一层不变的。依赖于抽象,就是对接口编程,不要对实现编程。

 

总结:

以上就是5个基本的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它们就像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金科玉律,遵守它们可以使我们的代码更加鲜活,易于复用,易于拓展,灵活优雅。不同的设计模式对应不同的需求,而设计原则则代表永恒的灵魂,需要在实践中时时刻刻地遵守。

 

 

    原文作者:mythsc
    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762393/article/details/85262357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