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网络编程socket基
Socket也叫套接字,是对各种协议的封装,实现收发数据。
python里socket工作过程:(图片来自网络)
socket在Python中实际上是一个模块,实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功能。
因为socket是一个类,所以只导入模块需要使用socket.socket()创建一个socket对象。
创建一个socket格式:
socket(family=AF_INET, type=SOCK_STREAM, proto=0, fileno=None)
参数名 | 选项名称 | 作用 |
family | AF_UNIX | unix系统进程间传输数据 |
AF_INET | IPv4网络传输数据 | |
AF_INET6 | IPv6网络传输数据 | |
type | SOCK_STREAM | 流式数据,tcp |
SOCK_DGRAM | 数据报式数据,UDP | |
SOCK_RAW |
| |
SOCK_RDM |
| |
SOCK_SEQPACKET | 连续的数据包传输(已废弃) | |
proto | 0 | 默认是0,根据地址簇和套接类别自动选择合适的协议 |
fileno | 默认是None | If fileno is specified, the other arguments are ignored, causing the socket with the specified file descriptor to return. Unlike socket.fromfd(), fileno will return the same socket and not a duplicate. This may help close a detached socket using socket.close(). |
socket对象的方法:
1、socket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
2、TCP传输不需要IP,UDP传输需要IP地址。
3、socket传输字符串需要变成byte型。
4、列表、字典等数据也需要成变byte型。JSON处理过的数据是字符型的,decode后可以进行send。
5、传输大数据,使用长度时,要注意len的对象是原数据,还是encode后的数据,接收方也得计算相应的数据。否则会造成文件长度不匹配
方法名 | 对象 | 作用 |
bind(地址) | 服务端 | 绑定服务端地址,IPv4下,是元组的形式(地址,端口) |
listen(backlog) | 服务端 | 设定客户端连接数量,数字 |
accept() | 服务端 | 完整的接收信息: (<socket.socket fd=316, family=AddressFamily.AF_INET, type=SocketKind.SOCK_STREAM, proto=0, laddr=('127.0.0.1', 6666), raddr=('127.0.0.1', 58775)>, ('127.0.0.1', 58775)) <>部分是套接字信息 后面元组是客端地址。 |
connect(地址) | 客户端 | 绑定服务端地址,IPv4下,是元组的形式(地址,端口) |
connect_ex() | 客户端 | 功能与connect相同,但是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errno的值。 |
s.recv(bufsize[,flag]) | 服务和客户端 | 接受TCP套接字的数据。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bufsize指定要接收的最大数据量。flag提供有关消息的其他信息,通常可以忽略。 bufsize官方建议8192,不同系统最大数值不同,一般一次可以收10M左右。 |
s.send(string[,flag]) | 发送TCP数据。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返回值是要发送的字节数量,该数量可能小于string的字节大小。 | |
s.sendall(string[,flag]) | 完整发送TCP数据。将string中的数据发送到连接的套接字,但在返回之前会尝试发送所有数据。成功返回None,失败则抛出异常。 | |
s.recvfrom(bufsize[.flag]) | 接受UDP套接字的数据。与recv()类似,但返回值是(data,address)。其中data是包含接收数据的字符串,address是发送数据的套接字地址。 | |
s.sendto(string[,flag],address) | 发送UDP数据。将数据发送到套接字,address是形式为(ipaddr,port)的元组,指定远程地址。返回值是发送的字节数。 | |
s.close() | 关闭套接字。 | |
s.getpeername() | 返回连接套接字的远程地址。返回值通常是元组(ipaddr,port)。 | |
s.getsockname() | 返回套接字自己的地址。通常是一个元组(ipaddr,port) | |
s.setsockopt(level,optname,value) | 设置给定套接字选项的值。 | |
s.getsockopt(level,optname[.buflen]) | 返回套接字选项的值。 | |
s.settimeout(timeout) | 设置套接字操作的超时期,timeout是一个浮点数,单位是秒。值为None表示没有超时期。一般,超时期应该在刚创建套接字时设置,因为它们可能用于连接的操作(如 client 连接最多等待5s ) | |
sk.fileno() | 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 |
服务端连接实例:
import socket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bind("localhost",6666) # localhost是本地主机,也可以写172.0.0.1
server.listen(6) # 同时允许5个客户端
while True: # 此位置的while是为了客户端结束后,再等待其它客户端进入。
conn,addr = server.accept() # 接收一套接字信息,和地址。对应的是客户端的connect
while True:
conn.recv(1024) # 服务端先接收数据,可以改变每次接收的数值,但是不要小于客户端发送的值。
conn.send(b'00000') # 字符前面加r,变成字节数据,才可以传输
# 这里就是互相通信的主体,可以有多个recv和send,需要注意的是,一收一发,要和客户端对应
# 服务端和客户端不能同时收或同时发。
break # 结束此客户端,继续listen其它客户端
客户端连接实例: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 # 创建套接字对象
client.connect(('localhost',6666)) # 连接的主机名和端 口,也可以是字符串的ip地址 "127.0.0.1"
while True:
client.send(b'11111')
client.recv(1024)
# 这里就是互相通信的主体,可以有多个recv和send,需要注意的是,一收一发,要和客户端对应
break
client.close() # 客户端关闭连接。
简单FTP制作的问题点
json.decoder.JSONDecodeError: Extra data:
因为传输的过程中有二进制数据,所以json无法decode。
传输文件完成时怎么返回?
客户端都一收一发。并且在传输个列表,第一项是标志,第二项是True,当两项不匹配时,提示错误,并返回选项列表。
有时候服务器运行程序时间长,没有到接收语句,而客户端发送数据太快,导致出错
在客户端加个sleep...
logging使用filehandler中文乱码
创建filehandler时,写入encode参数
file_handler = logging.FileHandler(log_path,encoding='utf-8')
调用logging模块,重复输出
1、使用removeHandler()把这个logger里的handler移除掉
2、在log方法里做判断,如果这个logger已有handler,则不再添加handler。
字典、列表无法传输
使用json序列化后传输。json序列化后原来是字节的!
“粘包”:A给B连续发送两个send,B接收到的两个数据都混在一起,分不清第一次还是第二次接收的
原因是,A发送时存在缓存区,大约0.5S后缓存消失
如果想要分开两次的数据,A使用send后立即执行recv,接收B的send,然后再发送第二句。
'''更好的解决粘包'''
# recv_file_size 已经接收的大小
# file_size 文件总大小
# base_recv 每次接收的大小
base_recv = 1024
recv_file_size = 0
while recv_file_size<file_size:
data = conn.recv(base_recv).decode()
if file_size-recv_file_size < base_recv:
base_recv = file_size-recv_file_size
recv_file_size =+ len(dat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