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哈希表的编程实践与案例研究
哈希表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在Python中可通过字典类型实现。哈希表将元素通过哈希函数映射到一个固定的位置,以实现快速的查找、插入、删除。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演示哈希表在Python中的应用。
【例1】:统计字符串中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
s = 'pidancode.com' # 创建空字典用于存储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 d = {} # 遍历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统计出现次数 for c in s: if c in d: d[c] += 1 else: d[c] = 1 # 打印结果 for k, v in d.items(): print(f'字符{k}出现了{v}次')
输出结果如下:
字符p出现了1次 字符i出现了1次 字符d出现了1次 字符a出现了1次 字符n出现了1次 字符c出现了2次 字符o出现了2次 字符m出现了1次 字符.e出现了1次 字符出现了1次
【例2】:给定一个列表,找出两个数的和等于目标值的索引。
nums = [2, 7, 11, 15] target = 9 # 创建空字典用于存储元素和下标的映射 d = {} # 遍历列表中的每个元素,查找与之相加等于目标值的元素 for i, n in enumerate(nums): complement = target - n if complement in d: print(f'找到了两个数的和等于目标值的索引:{d[complement]}和{i}') break d[n] = i else: print('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
输出结果如下:
找到了两个数的和等于目标值的索引:0和1
【例3】:给定两个列表,找出两个列表的交集元素。
nums1 = [1, 2, 2, 1] nums2 = [2, 2] # 创建空字典用于存储第一个列表中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 d = {} # 统计第一个列表中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 for n in nums1: if n in d: d[n] += 1 else: d[n] = 1 # 遍历第二个列表中的每个元素,查找是否在第一个列表中出现过 result = [] for n in nums2: if n in d and d[n] > 0: result.append(n) d[n] -= 1 # 打印结果 print(f'两个列表的交集为:{result}')
输出结果如下:
两个列表的交集为:[2, 2]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哈希表在Python中的实现方式以及它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场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