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第二章课后答案解析 (数据库第二章课后答案)

2023-08-01 12:59:12 答案 课后 第二章

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在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学习数据库时,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技能,包括各种数据类型、数据模型和操作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许多教材都提供了课后习题。本文将针对数据库第二章的课后答案进行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相关知识。

1. 在数据库中,数据的总体描述用什么来表示?

答案:数据模型。

解析:数据模型是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的抽象模型,它是在数据库中设计和实现的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几种,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不同的数据模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2.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包括哪些?

答案: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

解析:外模式是用户或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项目的认识或视图;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以及数据之间的约束条件;内模式是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包括数据的存储方式、存取方法等。这种三级模式结构的设计可以将数据在逻辑和物理层面进行独立,并使得不同的用户可以针对自己的需求来访问数据。

3. 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有哪些类型?

答案: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域完整性。

解析:完整性约束是数据库中保证数据正确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手段。实体完整性指的是一个表中的每个实体都必须具有唯一标识;参照完整性指的是一个表中的外键必须引用另一个表中已经存在的主键;用户自定义完整性是指用户可以自定义一些约束条件,如检查约束、默认值约束等;域完整性是指表中的每个数据必须满足某种特定的数据类型和长度限制等约束。

4. 描述数据的排他条件是什么?

答案:排他条件是指两个事物不能同时操作一条记录。

解析:在并发访问数据库时,多个事物可能同时访问同一条记录,并进行一些更新操作。如果两个事物同时对记录进行了更新,则会导致一些数据冲突,进而破坏了数据库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因此,在数据库中需要有一些机制来控制并发访问和更新,排他条件就是为此而设立的。

5. 谈一谈数据规范化和反规范化,及其对数据库设计和性能的影响。

答案:数据规范化是数据库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其目的是消除冗余数据、减小数据存储量,从而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反规范化则是针对某些特定的查询或者性能需求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优化查询性能。数据规范化可以使得数据库的设计更加规范和统一,但是可能会增加查询的复杂度和难度;而反规范化虽然可以提高查询性能,但是可能会破坏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因此,在数据库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规范化和反规范化的利弊,选取合适的方案。

6. 描述关系数据库的三种基本操作。

答案:关系数据库的三种基本操作包括选择、投影和连接。选择是指从一个关系中选出符合某些条件的元组;投影是指从一个关系中选取一些属性,形成一个新的关系;连接是指将两个关系按照某些条件进行连接,得到一个新的关系。这些基本操作可以组成复杂的查询语句,帮助用户快速检索和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7. 数据库索引有哪些常见类型?

答案:数据库索引常见的类型包括B树索引、哈希索引、位图索引。B树索引是一种基于B树的数据结构,适用于有序数据的查询;哈希索引则是一种基于哈希表的数据结构,可以快速地定位某个具体的值;位图索引是一种特殊的哈希索引,适用于低基数列的查询。这些索引类型各具特点和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

8. 描述数据库的事物处理机制是什么?

答案:数据库的事物处理机制是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通常采用ACID原则。即: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持久性(Durability)。原子性是指一个事物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回滚;一致性是指事物执行过程中数据的状态是一致的;隔离性是指多个事物同时并发执行时,要保证彼此之间互不影响;持久性是指事物完成后,对于数据的改变应该是永久的。通过采用事物处理机制,可以保证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对于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数据库第二章的课后答案进行了解析,包括数据模型、模式结构、完整性约束、排他条件、数据规范化与反规范化、基本操作、索引和事物处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点是数据库学习中的基础和核心,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解析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据库。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章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D

C

B

B

B

A

A

二、填空题

、数据定义、数据操纵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属性、字段、元组、记录

、关键字

、域

、属性、属性到域的映象

、关系、关系

、投影

、选择运算、投影运算

、连接运算、自然连接

三、简答题

、答:数据库(

DataBase

)是被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的

可共享的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

DBMS

)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它的职

能是有效地组织和存储数据、

获取和管理数据,

接受和完成用户提出的访问数据的各种请求。

数据库系统是指拥有数据库技术支持的计算机系统,

它可以实现有组织地、

动态地存储大量

相关数据,提供数笑侍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一般由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及

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答核凯:关系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在计算机中,一个关系可以存储为一

个文件。在

Visual FoxPro

中,一个关系就是一个表文件。

元组是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有时也叫做一条记录。

属性是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有时也叫做一个字段。

、答:数据库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系统软件、数据库应用系统和各类人员。

、答: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的特点是:

形状象一棵倒立的树,

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

这个结点称为根结

点,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网状模型的特点是:

形状象一张网,

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

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

个的父结点。

关系模型的特点是:

在关系中,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

该表满足每一列中的分量是

类型相同的数据;

列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行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改升唤

表中的分量是不可再分

割的最小数据项,即表中不允许有子表;表中的任意两行不能完全相同。

层次模型对具有一对多层次关系的数据描述非常自然、

直观、

容易理解;

网状模型主要是描

述具有多对多关系的数据。

关系模型具有严格的数学理论为基础,

在描述数据时使用简单灵

活、数据独立性强等特点,而被公认为是理想的数据的组织方式。

、答:不是,只有具备以下几个要求的二维表才被称为是关系:

)每一列中的分量是类型相同的数据;

)列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附上出处链接:

关于数据库第二章课后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