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上怎么用iScanner删除网页恶意代码
Linux服务器上使用iScanner删除网页恶意代码,首先需要安装iScanner,可以从官网下载安装包,也可以使用Linux系统自带的安装工具,比如yum或apt-get。安装完成后,需要在服务器上配置iScanner,以便它能够正确扫描网页恶意代码。
配置iScanner之前,需要确定网站的根目录,以及要扫描的文件类型。然后,在服务器上登录iScanner,将根目录和文件类型输入到iScanner的扫描设置中,并确定扫描的频率。
接下来,需要设置iScanner的扫描策略,包括白名单、黑名单、忽略文件等。白名单用于指定不需要扫描的文件,黑名单用于指定要扫描的文件,而忽略文件则用于指定不需要扫描的文件夹。完成这些设置后,就可以开始扫描网页恶意代码了。
iScanner会将扫描到的网页恶意代码结果输出到报告中。报告中会列出扫描到的网页恶意代码,以及每一行代码的位置和描述。如果发现有恶意代码,可以根据报告中的信息,手动删除或修改网页恶意代码。
另外,iScanner也可以自动删除网页恶意代码。只需要在iScanner的设置中,勾选“自动修复”,iScanner就会自动清除网页恶意代码,并记录到报告中。
总之,使用iScanner删除网页恶意代码,首先需要安装iScanner,并配置好扫描设置和扫描策略,然后就可以开始扫描网页恶意代码了。发现恶意代码后,可以根据报告中的信息,手动删除或修改网页恶意代码,也可以让iScanner自动清除恶意代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