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道术器|一种快速切入新领域的学习框架
今天分享一个鹅厂技术leader的成长心得,快速切入新领域的内功心法。
正文
11年正式入职以来,恰好赶上移动互联网叠加技术爆发的一个上升期;个人也跟着这个大趋势做了很多不同领域的学习和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后台开发、大数据、推荐算法、NLP、分布式机器学习等几个不同领域;后来自己又花了半年时间从0开始研究减肥,半年瘦掉55斤,从195回到140的标准体重(之后由于骑车受伤,有轻度回弹);回顾这11年的工作和生活,我在不断切换新领域的过程中一套标准的学习框架逐渐成型,预计今后它还将伴随我很多年,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这套框架说起来也简单,四个字足以:史道术器 ,分述如下:
史
据说是鲁迅说的:治学先治史;我没有认真考证过这句话是不是真的是鲁迅说的,但是我思考并实践过,我觉得这话有道理极了;比如要想学习熟读学习,那就要先读下机器学习的发展历史,知道达特茅斯会议,早期集中不同的流派,符号主义、链接主义;历史上几次机器学习的火热与寒冬期;bp算法的两次独立被发现;为什么dl会在21世纪重新回到舞台?伦理问题,模型是否可用来预测犯罪;等等;当年了解了这部分历史,自然也了解了这个领域的关键人物和关键成功,对领域的样貌有一个概况。
学习一门新技术,需要先了解其历史演进。
道
道这个词有太多的解释了,恐怕是我们的语言里难解释的词;直观来说就是道就是路,就是达到目的的方法;或者我理解为一个领域核心,底层,基本的原理。这里以减肥为例吧,我们一般说的减肥是指对于体脂率较高、脂肪囤积过多导致bmi不健康、体型不好看、甚至带来慢性疾病,比如我中枪过的重度脂肪肝、高血压;以及突发的急性胰腺炎等;要解决脂肪过多的根本原理其实很简单就,就一句话:保持输出的热量大于输入量即可,对应的通俗版就是管住嘴迈开腿。这个逻辑是不可能会错的,坚信了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很多人都想举反例,我只能说你能找到的例子不可能违背这个原理,如果不成功一定是执行除了问题,不用怀疑。
深入理解新技术的核心原理,有助于快速掌握这门新技术。
术
在掌握了一个领域的根本原理之后并没有用,因为原理和客观实际之间还有无数的细小链接需要攻克,这部分就是术和器的部分;所谓术就是对道的展开,相对于道而言,术更接近客观实际,更琐粹一些;还是以减肥为例吧,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比较简单,适合用来做模型,如果是其他领域,比如经济学可能得写好几十万字,意义不大。在减肥这里,主要两种输出方式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主要是跑步,但是跑步这里又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有练耐力的lsd(也消耗脂肪)、也有提升心肺的间歇跑,还有超慢跑;如何搭配?如何启动后燃效应,保证在跑步之后的24小时还能持续燃脂;如何计算跑步的热量消耗和饮食的热量输入情况;有氧在消耗脂肪的同时也会导致肌肉流失,如何在减肥的同时保持不错的线条?这些问题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知识体系了;个人经验,如果只是要求达到标准体重,让bmi回到健康范围内,基本上把上面这几个问题搞清楚就够用了;但是这里要提两个点:
1. 要知道术的边界性 ,如果像彭于晏一样追求体脂率达到个位数,则不是这一节的内容就够得,因为随着目标更,会导致容错率极速下降,身体不能容错,需要从一个平衡达到另一个平衡就需要更科学的路线,这时候就需要回到道那里去做补充了,除了热量定律,还需要追加一个容错方面的护栏定律,否则有危险;
2.要学会一些纠错方法,比如如何识别跑步的轻伤和如何矫正之,又比如过度控制饮食导致消化和抵抗力的问题如何纠正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多实践,可以训练我们落地执行力。
器
器就更简单了,是一个领域里已经成型的、可直接使用的器具及器具级方法;继续以减肥为例,了解常见食物的热量、购买体重秤、食物称;跑步装备等都属于器的领域,如果切换到机器学习或者理财领域,则做多、做空、债券、对冲等等都是器的范畴。这个领域不用太详细讲,也不用一开始就系统学习,用到的时候去捡起来看一看就够了。
掌握常见技术解决方案,知道一些技术套路,知道这个领域的经典资料,方便自己需要时候查询。
就这些了,框架很简单,但屡试不爽。
以上这个框架主要是用来快速学习入门的,至于后续与实践的结合以及通过pdca的循环来不断迭代都是小问题,就不赘述了。这篇也不过是一个框架,具体该如何设计个人的知识框架,我才刚刚看到门径,就不妄言了,愿大家都能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精神桃源,安顿好心灵和肉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