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产品信息架构

2022-08-18 00:00:00 用户 产品 架构 信息 结构

什么是信息架构

  1. 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是指对某一特定内容里的信息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安排等一系列有机处理的想法。
  2. 信息架构是信息的组织方式对于一本书来说,目录就可以算是它的信息架构,对于一个产品而言,信息架构是一种组织化的展现形式,是导航、是搜索、是标签亦是页面布局。
  3. 信息架构是桥梁,将人与信息之间建立连接,使信息呈现更明晰获取更容易。
  4. 在用户体验五要素中属于第五层---结构层,结构层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对软件产品来说,就是将产品需求转化为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这一点主要通过交互设计来实现,交互设计本文不做过多阐述,后面再讲;对信息产品来说,则是将零散的内容元素转化为有序的、立体的信息空间,这一点主要就是通过信息架构来实现。
用户体验五要素

信息架构的功能

信息架构是产品的骨架,它决定了产品包含的内容及内容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用户对于产品功能的直观感受。

信息架构直接的功能就是分类,通过信息架构,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例如,当你进了一家商场,想要买一件女装上衣,这个时候你可以直接问工作人员或者是先看看商场的楼层分布图。



你发现一楼有服饰相关的产品,于是你来到一楼,又看了看一楼的服饰品牌分布,找到自己的区域于是前往具体的店铺找到自己喜欢的上装。




这是一家商场的信息架构。整个的流程是不是跟我们在网上购物很类似呢。对于互联网而言,以天猫为例,同样的,我们可以直接搜索(类比直接询问工作人员)

也可以通过商品分类导航找到上装:女装--精选上装--...

信息架构的分类

根据ToC和ToB产品的区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轻架构重架构

  1. ToC产品是面向海量用户的,如果信息架构过于复杂,用户付出的学习成本太高会造成用户流失,对于此类产品而言,需要有十分简单清晰的信息架构,便于用户快速学习使用产品,体验产品。例如抖音,快手等都是属于轻架构产品。
  2. ToB产品是面向某一类有特定需求的用户的,这类产品通常具有功能严谨的信息架构,需要用户付出一定的学习成本,例如CRM系统。对于ToB产品的信息架构设计通常是比较复杂的。

信息架构的结构

信息架构可分为四种架构:线性结构、层级结构、自然结构、矩阵结构

1. 线性架构:线性架构是一种较为简单的信息架构,通常被应用于互联网小规模的结构,例如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此外,通常来自于线下媒体,例如,听一首歌,看一部电影等。

2. 层级结构:是常见的一种结构,适合有目的的查找,注意设计此种结构时需要有效平衡广度和深度。

层级结构

3. 自然结构:节点之间交错连接,用户通过一个节点可以到达任意一个其他节点,适合ToC产品,用户进行自由探索和发散式的操作,如微博等。ToB产品一般不会用到自然结构,因为使用ToB产品的用户通常带有明确的目的。

4. 矩阵结构:矩阵结构允许用户在节点与节点之间沿着两个或更多的“维度”移动,这类结构通常其中元素关系较为复杂,每个元素可以从多个维度理解。

矩阵结构

如何构建信息架构

好的信息架构,需要从产品、内容、用户上去综合把握,优质的信息架构能将产品功能用一种用户能够获得大信息量的方式去组织,是将产品信息与数据有机的结合。

有两种方法: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法

从产品战略层面出发考虑产品规划、产品目标,抽象出广泛的内容与功能,后续再不断填充,这类方法通常运用于ToB的产品,具体构建过程中要综合用户和产品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1. 用户层面:考虑用户的理解能力,用户通过你的信息架构能否理解当前划分逻辑,能否正确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找的内容
  2. 产品层面:能够图出产品的主线功能,体现产品的核心价值

自下而上法:

当产品目标不是很明确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自下而上法,这类方法通常运用于ToC产品。从用户需求出发,首先收集并筛选用户需求,并将其放在底层的分类,然后不断向上抽象,直到无法再进一步抽象时,后得到的内容便是终的信息架构。

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一张张的卡片将一个个的基本的信息元记录下来,将信息分类重组成一个个大类。


如何评价一个信息架构

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对信息架构进行评价,分别是:易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好的信息架构可以让信息价值大化,让用户能够快速地定位信息并准确地理解信息。

  1. 一个好的信息架构一定是主干清晰、尽量保持简单明了
  2. 有很好的可扩展性,不会因为后续新增的产品功能而改变产品架构
  3. 次要功能是对主干的丰富,不可喧宾夺主
  4. 有效平衡信息架构的广度和深度
  5. 上下级内容具有相关学、平级内容保持独立性

Reference:

  1. 《用户体验要素》
  2.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张小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