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架构方法论会好点儿
今天是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原本在忙其他事情,没有打算写文章,但是这两天技术琐话、程序员大咖两个公众号陆续重发了一些我以前写的文章,自己看了后也略有些感慨,少写些文字,想点儿东西,也许后边会再发展下,先记下来。
近的交流中,也不断反思该如何理解方法论,先后写了《2021年,中台的瓜你还吃吗?》、《企业架构方法论可以简化吗?》两篇文章,希望跟大家共同探讨对企业架构的理解和对方法论的学习,反思中,发现自己忽然越来越理解TOGAF中为什么没有直接的案例。
其实对于方法论的学习,尽管我主张“知行合一”,但是,这个“知行合一”其实指的是在自己企业中的“知行合一”,也就是在自己企业中的方法论研究指导自己企业的实践,实践再反哺和推动方法论前进,做到自家的“知行合一”,而不是成天解释别人家的“知行合一”。
这就要想到另一件事,在一个企业开始实施方法论之前,在学习阶段要偏重思维层面而非实例层面,方法论在学习期间应当“起于思维,止于思维”,在自己对方法论的逻辑理解的较为融通之前,不要急着看实践案例,因为没有一个企业是一五一十照着某个方法论做的,都有自己的改动,对自己环境的适配,所以,当你急着从实例出发时,学到的其实是“经验”,而非“方法”本身,这个“经验”对你而言,可能适配,那你是幸运的;也可能不适配,会导致你对方法的误解。
很多时候对方法论的误解其实来自于对方法论的执行问题,而不是方法论本身,比如,经常认为TOGAF这种过程比较偏向严格管理,不欢迎变更,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为了能够执行下去而产生的“误解”,就像对瀑布过程的各种批评一样,可能是把执行的缺陷推给方法。TOGAF自己认为“需求管理圆圈表示的并非一组静态需求,而是一个动态流程”,“架构在本质上是处理不确定性和变革的一项活动”,所以架构从来不是以找确定不变的东西为目标,架构的稳定经常是一种执行上的误解,架构也不是以不变应万变,是通过结构,知道如何吸收变化。
方法论是有点儿形而上学,但这是为了提炼通用经验而需要的折中,因此,学习时如果再代入特定的经验,那就把本来做出的折中又给特化的还原了,要带入,我也建议你用自家企业的情况带入,再去判断从实践层面按照方法论的要求做不做得通,对不对,再跟实践过的人去讨论经验,比较应该做的调整,而不是跟着别人的经验直接调整。
方法论是个种子,终要在你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修剪,也是要按照你自己的需要修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ihqc-nF0lSA0N_paTfe-Q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