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A应该知道的一些SQL Server跟踪标记

2022-09-21 00:00:00 环境 日志 启用 跟踪 标记

跟踪标记是什么?

    对于DBA来说,掌握Trace Flag是一个成为SQL Server高手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Trace Flag只是一个剑走偏锋的奇招,不必要,但在很多情况下,会使用这些标记可以让你更好的控制SQL Server的行为。

下面是官方对于Trace Flag的标记:

    跟踪标记是一个标记,用于启用或禁用SQL Server的某些行为。

 

    由上面的定义不难看出,Trace Flag是一种用来控制SQL Server的行为的方式。很多DBA对Trace Flag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只有在测试和开发环境中才有可能用到Trace Flag,这种想法只能说部分正确,因此对于Trace Flag可以分为两类,适合在生产环境中使用的和不适合在生产环境中使用的。

 

    Important:Trace Flag属于剑走偏锋的招数,在使用Trace Flag做优化之前,先Apply基本的Best Practice。

 

如何控制跟踪标记

    控制跟踪标记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通过DBCC命令

    可以通过DBCC命令来启用或关闭跟踪标记,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简单易用,分别使用下面三个命令来启用,禁用已经查看跟踪标记的状态:

  • DBCC TRACEON(2203,-1)
  • DBCC TRACEOFF(2203,1)
  • DBCC TRACESTATUS

 

其中,TRACEON和TRACEOFF第二个参数代表启用标志的范围,1是Session Scope,-1是Global Scope,如果不指定该值,则保持默认值Session Scope。

另外,值得说的是,如果你希望在每次SQL Server服务启动时通过DBCC命令控制某些Flag,则使用

这个存储过程来指定,sp_procoption存储过程会在SQL Server服务器启动时自动执行。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跟踪标记都可以用DBCC命令启动,比如Flag 835就只能通过启动参数指定。

 

2.通过在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中指定

这种方式是通过在数据库引擎启动项里加启动参数设置,只有Global Scope。格式为-T#跟踪标记1;T跟踪标记2;T跟踪标记3。

 

3.通过注册表启动

     这种方式和方法2大同小异,就不多说了。

 

一些在生产环境中可能需要的跟踪标记

 

减少日志产生量。如果你对于日志用了很多基础的best practice,比如说只有一个日志文件、VLF数量适当、单独存储,如果还是不能缓解日志过大的话,考虑使用该跟踪标记。

参考资料:

http://blogs.msdn.com/b/sqlserverstorageengine/archive/2008/10/24/new-update-on-minimal-logging-for-sql-server-2008.aspx

 

 

使用 Microsoft Windows 大页面缓冲池分配。如果服务器是SQL Server专用服务器的话,值得开启该跟踪标记。

 

允许SQL Server 2005和2008标准版使用"锁定内存页",和在组策略中设置的结果大同小异,但是允许在标准版中使用.

 

http://blogs.msdn.com/b/psssql/archive/2008/12/17/sql-server-2005-and-2008-trace-flag-1118-t1118-usage.aspx

 

两种方式都是禁用锁升级。但行为有所差别1211是无论何时都不会锁升级,而1224在内存压力大的时候会启用锁升级,从而避免了out-of-locks错误。当两个跟踪标记都启用是,1211的优先级更高。

 

禁用并行执行DBCC CHECKDB, DBCC CHECKFILEGROUP,DBCC CHECKTABLE。这意味着这几个命令只能单线程执行,这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是有些用处。

 

防止日志记录成功的备份。如果日志备份过于频繁的话,会产生大量错误日志,启用该跟踪标记可以使得日志备份不再被记录到错误日志。

 

不应该在生产环境中启用的跟踪标记







跟踪标志是控制SQL Server行为的一种方式,对于某些跟踪标志来说,可以在生产环境中提高性能,而对于另一些来说,用在生产环境中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只有在测试环境中才能被使用。要记住,跟踪标记对于调优是一种剑走偏锋的手段,只有在使用了所有基本的调优手段之后,才考虑使用跟踪标记。




本文来源https://www.cnblogs.com/CareySon/archive/2013/04/23/3039284.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