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与微服务-序言

2020-07-02 00:00:00 微服 语言 系统 是在 是一种

好奇心

我是在2012年左右开始接触Go,那会主要是基于C/C++做大型的嵌入式系统。初并不觉得Go有什么优势。一方面来看,性能比不上C/C++,相差数倍,且无法控制内存生命周期,只能依赖Go本身的GC机制。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基于C/C++已有一套程序的流程体系,用Go的开发效率并没有显著提升,且编译后的二进制程序往往过大,这对大多嵌入式系统而言是难以接受的。

那时候关注Go主要是出于好奇心,为什么Rob Pike和Ken Thompson等大拿要设计这么一门语言,是因为C不够好?具体是哪里不好?Go本身又有什么优势,在设计初究竟做了怎样的取舍?

权衡

同年,开始推行敏捷开发,尝试适应短平快的互联网节奏,才发现要基于C/C++从零开始设计开发系统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于是转而怂恿组内转Go。也正是这时,我才开始深刻明白Go所做Tradeoff的意义。

  • 牺牲性能,换取代码可读性
  • 牺牲灵活语法,换取语言简洁性
  • 牺牲内存管理能力,换取程序健壮性
  • ……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所能看到Go所做的部分Tradeoff,这其实就是一种妥协,或也可以说是一种佳实践,只是这种妥协/佳实践是在语言层面就做了,并没有给开发者过多的选择。这或许也是从C++这门语言学到的教训,当人们有太多选择时,他们往往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或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微服务

微服务这个概念,应该是在2014年开始被Martin Fowler(ThoughtWorks创始人)提出的。

微服务是一种以业务功能为主的服务设计概念,每一个服务都具有自主运行的业务功能,对外开放不受语言限制的 API (常用的是 HTTP),应用程序则是由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组成。

不过其实早在之前,我们的LET核心网络系统就已经是这么设计的了。当然了,这套系统的核心架构本身也是老外设计的……其实很多大型系统(譬如Linux内核)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思想,而现在不过是尝试把这些思想应用到上层业务系统中来。

不同业务的服务不断进行拆分,总的说来做的就是以下三点:

  • 确定协议
  • 约束边界
  • 独立自治

结合

那么,如何将Go于微服务快速结合起来,构建一套完整的业务系统?这将是我这个系列文章所要说明的,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