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对等反制美国那些公司,可以反制谁?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表态,称美国连续打击中国多家高科技企业,相信中国也会采取一些反制的措施,并警告称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对于全球化的产业生态可能是毁灭性的连锁破坏。
我们当然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对大家都没有益处;但我们又很难判断美国当局的决断,因为川建国向来不按照套路出牌。今天,我们就来假想一下,如果制裁升级了,我们反制的利刃应该指向谁?
美国“八大金刚”解析
美国在华的企业何止千万,但信息技术产业是其核心,也是美国科技霸权的根基。
这个行业是运用信息手段和技术,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信息情报,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手段、信息技术等服务的产业,包含从事信息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信息以及利用信息提供服务的产业部门。
在这个领域,美国有“八大金刚”,分别指的是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Oracle和微软。当然,这八大金刚在国内的“江湖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其中,IBM和Oracle开始被历史抛弃了,因为他们的产品与服务(IBM的小型机/存储/服务,Oracle的数据库)被历史抛弃了,已经跟不上当前的云服务趋势,在国内也是一败涂地,没有资格成为反制的对象。
思科是另外一个类型,产品与技术底蕴还是有的,在交换、路由、安全方面都比较有竞争力,但在国内,基本上是没有新增的,只是在萎缩。特别是在电信、金融、政府等核心行业,每况愈下。前几天有个例子明显,联通的“智能城域网”招标,思科可是这个技术的发起方,但却无缘联通集团的集采。好在中国联通还是个讲究的人,在山东青岛给了思科一个单一来源的标,差不多4000万的补偿吧。
谷歌是特立独行,较早的退出了中国正面市场,但谷歌在国内还是有不少广告收入的,也有着不小的开发者群体,但这都是民间行为。国内企业要出海,做国际市场,做做广告是必须的;国内的众多开发者也要赚钱,毕竟现在安卓还是全球主流生态。
在国内收入大的当属苹果,但是它所提供的都是终端产品,顺带也做一些云服务(数据都在国内),苹果这几年在国内高端市场上的占比正在逐步下降。这说明,苹果产品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而且,它的商业模式是2C的,拥有上亿存量用户,反制政策不应该给大量普通消费者带来困扰。还有一点,国内围绕着苹果公司的产业链是比较长的,对于刺激国内产业链,解决就业问题也有所帮助。
接下来微软,在“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下,微软焕发了生命的“第二春”,但在国内起色并不大,这从财报中就能发现,中国区无论是收入占比还是量都一般。微软在国内也在做公有云服务,选了几家合作伙伴,比如世纪华联,但市场占比很小;不过,微软还是牢牢掌握着生产力工具--PC。国内的操作系统和基础办公软件这块进步还是比较慢的,我们还是需要微软的。
英特尔所面临的处境呢,也说不上好。英特尔是提供算力的,基本上就是两类,面向PC的以及面向服务器的。但在多元算力和AI时代,英特尔还是有些吃力的。国内的IC设计公司起的很快,华为就不说了,鲲鹏是要做全方位替代的;阿里、腾讯也都在走向自研之路。当然,x86依然是现在算力世界的基础性架构,但新的替代者层出不穷,因为未来是个面向业务、面向场景的多元算力时代。还有一点,英特尔在国内一直是个“乖宝宝”,和政府、产业链关系都很好,有着比较稳固且短期内难以替代的生态。
佳反制对象——高通
“八大金刚”中后一家企业就是高通了,一个被我国政府重金处罚的美国高科技企业。在“八大金刚”中,高通是依赖于中国市场的,也是容易被替代的。
为什么依赖中国市场,这要从高通的商业模式谈起,高通的收入大概有两块,一是收取专利费,二是卖芯片,收费的对象基本上是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这样的消费类终端,谁让我们是全球大的消费类电子终端的生产与消费市场呢。对于高通而言,来自国内的收入占比超过了60%;利润方面,来自中国区的应该也不会少。要不然,面对上次发改委的巨额处罚,痛痛快快的就认罪伏法了。
为什么容易被替代?这个要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客户走向自研,比如华为,在麒麟拥有核心竞争力之后,华为/荣耀的中高端产品就没有高通啥事了,除了被放到PPT里作为陪衬以及吊打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厂商希望走这条路,而且越走越宽。三星一直拥有自研产品,苹果买了英特尔手机基带芯片团队之后,也在发力;就连国内的蓝绿大厂都在跃跃欲试。华为的成功说明,只要有实力有基础出货量,用自研芯片可以带来成本优势,以及差异化的竞争力。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自研芯片的梦想!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来自竞争对手,联发科和展锐的产品在不断完善。虽然从产品和解决方案完整性上来看,高通的确是有很明显的优势,但联发科和展锐的产品也可以用,体验也还可以。而且这种体验上的差距是来自于对比,如果大家都用联发科/展锐,就不会有这种差距了,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看,高通、联发科、展锐都是一样的,基于ARM/安卓阵营,只不过各家的设计与优化能力有差异,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对于产业生态为关键的开发者而言,没有本质区别。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没有本质区别,多就是稍微发点热,偶尔信号差一些。
从平台方案的转换成本来看,几大终端厂商从高通平台集体转向民族芯片企业,可能会打乱原有的新品发布节奏,短期内损失些出货量,但这个损失是谁都可以承受的。
还有一点,高通的产业链并不长,核心的技术研发也不在国内,其所宣扬的带动国内终端厂商群体崛起,也是个伪命题。大家能够崛起,是国内的人口红利、制造红利和工程师红利,没有高通,还有联发科,没有联发科还有展锐,这是大势所趋。
总结下来,高通是佳的反制对象。因为,高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没有中国市场,高通将难以为继,美国的5G战略将会出现重大缺失;同时,我们有足够的底牌,可以用联发科、展锐,甚至让海思走向前台。制程工艺的短暂落后不可怕,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暂时落后也不可怕,我们的市场还在,用户还在,在需求的推动下,几年之内就会赶上来。
有人说,反制高通要个理由啊,人家是守法纳税的好公民。这就要问了,美国制裁华为的时候,理由是什么?遏制中国科技产业崛起,美国政府说得非常直白。中国传统礼仪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人家都欺负到家门口了,我们继续讲道理的同时,也必须要做好反击的准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