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Http Status Code,我有话说
现在很多项目都是web项目,前后端分离,的交互就是通过restful接口,而当我们请求返回的时候,status code如何返回呢?
首先介绍下常用的http status code有哪些。
2XX(Success 成功状态码)
200 - OK
请求成功
201 - Created
文档创建成功,比如新增一个user成功
202 - Accepted
请求已被接受,但相应的操作可能尚未完成。这用于后台操作,例如数据库压缩等异步操作
4XX(Client Error 客户端错误状态码)
400 - Bad Request
请求参数有误(比如应该传一个Number类型的参数,你却传了一个字符串),请求无法被服务器理解,修改后可以重新提交这个请求
401 - Unauthorized
当前请求用户未被授权,比如未登陆
403 - Forbidden
当前请求被拒绝。比如文件系统访问权限有问题,或者进行了越权操作(比如普通用户试图获取admin用户列表)
404 - Not Found
无法找到请求资源,一般是url错误
405 - Method Not Allowed
使用的HTTP请求类型对请求的URL进行了请求。比如某个api只支持post,而client却使用了get
406 - Not Acceptable
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content type
413 -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
请求体太大不支持,一般是上传的文件超出了限定导致的。
5XX(Server Error 服务器错误状态码)
500 - Internal Server Error
表示服务端在执行请求时发生了错误。可能是服务器或者应用存在bug
503 - Service Unavailable
服务不可用,现在无法处理请求。
返回什么样的错误码
一般在restful API里,我们对于状态码的认定是这样的:
1. 2xx: server 收到 client 端请求,可以执行
2. 4xx: client 送来资料有错,server 端无法执行 (client 修正错误后,可再送一次请求)
3. 5xx: client 送来的资料没错,但 server 端出错无法执行(client 端无法 take 任何 action)
但是我也见过status code返回200,然后在response中通过自定义code告诉用户请求是否成功
{
"code": 10020,
"msg": "name不能为空"
}
虽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个人仍然认为对于REST接口,就应该用HTTP层面的status来表达操作是否成功。,因为网络通讯不仅仅是一个客户端一个服务器的事情,中间会有很多层节点,如果其中某一层对status 200的请求理解非常正统,做了cache或者什么处理,那你可能就坐蜡了。而且既然是写接口,就好标准一点,别给自己埋坑。
所以对于成功的请求就应该返回2XX,对于4XX接口,你可以做对应的封装
状态码一定要返回4XX,但是你可以在reponse data中返回异常错误码(这个错误码是业务错误的错误码),这个时候可以和前端约定好这个业务错误码代表什么意思,就可以给用户相应的提示了。
返回的数据格式
public class BaseResponse<T> {
// 业务异常码
private int code;
// 说明信息
private String msg;
// 需要封装返回的数据
private T data;
}
比如对于GET /api/users/1
,这样的请求返回的数据就放在data这个字段当中。
{
"code":200,
"msg":"SUCCESS",
"data": {
"id":1095,
"name":"张三"
}
}
而对于请求失败的错误(http status code是4XX),则是会返回下面的数据
{
"code": 10030,
"msg": "id不存在"
}
Spring对Http Status Code的支持
@ResponseStatus(HttpStatus.CREATED)
public BaseResponse addUser(UserParam userParam) {
return service.addUser(userParam);
}
可以直接通过ResponseStatus
注解来指定返回的错误码是多少。当然上面说的是正常情况,那些参数失败校验失败或者是其他业务异常导致的情况如何处理呢?
有两种办法,种是通过Spring的 ResponseEntity 这个类来完成
public ResponseEntity<BaseResponse> addUser(UserParam userParam) {
if(validate(userParam)) {
return service.addUser(userParam);
}
return new ResponseEntity<>(ResponseUtil.fail(STATUS_INVALID_PARAM), HttpStatus.NOT_FOUND);
}
第二种方式是借助全局异常处理,如果在service中发现客户端传递过来的参数存在问题,可以通过抛出异常,然后在全局异常拦截器中进行统一处理
@RestControllerAdvice
public class WebExceptionConfig {
@ExceptionHandler(InvalidParamException.class)
@ResponseStatus(HttpStatus.BAD_REQUEST)
public BaseResponse handleInvalidParamException(InvalidParamException e) {
return ResponseUtil.fail(STATUS_INVALID_PARAM, e.getMessage());
}
}
总结
不同的情况返回不同的status code,对于失败的请求,请返回4XX,并可以通过返回数据指定业务异常code
内部一定要统一
不要让返回的status code影响你的业务逻辑
点关注,不迷路
如果觉得我写的还行的话,请给我个点赞、关注、分享呀,对我是很大的激励呀。
公众号 think123,可以时间阅读哟。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我用Drone做CI
记住这些Kubernetes命令就够了
面试官问你MongoDB复制集,你就这样和他吹!
RESTful资源命名佳实践
再也不怕面试官问我Jdk8 HashMap了
为什么零拷贝可以提升Kafka性能
MongoDB中的定时索引
MongoDB中有几种日志?
为什么要有复合索引?
我是如何理解Java8 Stream
深入浅出Git----数据模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