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个的管理学及心理学效应(中)
31、印象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 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印象效应。 印象效应是指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印象”的影响。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 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32、定势效应
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盗,于是观察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感到言行举止就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找到了丢失的斧头,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言行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这则故事描述了农夫在心理定势作用下的心理活动过程。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的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也叫思维定势或心向。
在人际交往中,定势效应表现在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例如:我们与老年人交往中,我们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而他们则会认为我们年纪轻轻,缺乏经验,“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同学相处时,我们会认为诚实的人始终不会说谎;而一旦我们认为某个人老奸巨猾,既使他对你表示好感,你也会认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心理定势效应常常会导致偏见和成见,阻碍我们正确地认知他人。所以我们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人呀!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来看人处事。
定势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大意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活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俄国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两组大学生出示了同一个人的照片。在出示之前,向组说,将出示的照片上的人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向另一组说他是位大科学家。然后让两组被试用文字描绘照片上的人的相貌。组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证明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沿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等等,第二组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在知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等。这个实验有力地说明了定势的作用。
33、多看效应
转在许多人眼中,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然而,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试验:先向被试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20多次,有的出现了10多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别试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更喜欢那些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既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人缘很好的人,往往将多看效应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已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然后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人际吸引难道真的是如此的简单?有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做佐证: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里,心理学家随机找了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时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互相喜欢的程度越大: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相互喜欢的程度也较低.
可见,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因此,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另人费解,也就是太讨人喜欢.
当然,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若给人的印象不很差,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多看效应反而起了副用.
36、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采桑叶,她们在做游戏时,吴国的姑娘不小心踩伤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
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当地的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
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大夫夏啮,又接着攻打郢都,俘虏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国。
从做游戏踩伤脚,一直到两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直到吴军攻入郢都,中间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无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提出多米诺骨牌效应,还要从我国的宋朝开始说起。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这种骨牌游戏在宋高宗时传入宫中,随后迅速在盛行。当时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诺的意大利传教士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作为珍贵的礼物,他把骨牌送给了小女儿。多米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玩上骨牌,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并发明了各种的玩法。不久,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多米诺给他们带来这么好的一项运动,就把这种骨牌游戏命名为“多米诺”。到19世纪,多米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在非奥运项目中,它是知名度高、参加人数多、扩展地域广的体育运动。
从那以后,“多米诺”成为一种流行用语。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
头上掉一根头发,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担心;还掉一根,仍旧不必忧虑……长此以往,一根根头发掉下去,后秃头出现了。哲学上叫这种现象为“秃头论证”。
往一匹健壮的骏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马儿身上添稻草,当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在社会研究学里,取名为“稻草原理”。
根头发的脱落,根稻草的出现,都只是无足轻重的变化。当是当这种趋势一旦出现,还只是停留在量变的程度,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当它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才会引起外界的注意,但一旦“量变”呈几何级数出现时,灾难性镜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多米诺骨牌效应告诉我们:一个小的力量能够引起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渐变,但是它所引发的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有点类似于蝴蝶效应,但是比蝴蝶效应更注重过程的发展与变化。
棵树的砍伐,后导致了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废,可能是一生荒废的开始;场强权战争的出现,可能是使整个世界文明化为灰烬的力量。这些预言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在未来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它们的准确性,或许我们惟一难以预见的是从块骨牌到后一块骨牌的传递过程会有多久。
有些可预见的事件终出现要经历一个世纪或者两个世纪的漫长时间,但它的变化已经从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开始了。
37、凡勃伦效应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它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
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这一现象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了解了“凡勃伦效应”,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探索新的经营策略。比如凭借媒体的宣传,将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的形象,给人以“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他说:“它多只能卖几个硬币。”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后,他以50万的价格把这块石头卖掉了。
他回来,师父说:“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要更高的价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更高的价钱。”
在这个故事里,师父要告诉徒弟是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是从门徒出售石头的过程中,却反映出一个经济规律:凡勃伦效应。
38、非零和效应
零和效应之意是:实力相当的双方在谈判时做出大体相等的让步,方可取得结果,亦即每一方所得与所失的代数和大致为零,谈判便可成功。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越来越走向“非零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双赢。 “非零和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要向教师不断灌输“合作行为”的重要意义,尤其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师生合作”和 “师师合作”,力求取得“双赢”成效。
39、飞去来器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去来器效应”即“飞镖效应”。
这好比用力把飞去来器往一个方向掷,结果它却飞向了相反的方向。飞去来器为澳洲土著使用的一种抛出去又会重新回来的武器。此处借喻情绪逆反的心理现象。原苏联心理学家纳季控什维制首先提出的。
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会发生这种飞去来器效应。例如在宣传一种不能使人接受的观点时,假如宣传者对这种观点做出肯定的评价并竭力说服听众接受,其结果反而使听众越来越反感,使听众的信念朝着宣传的相反方向发展,距离宣传的观点更远,从而导致宣传工作的彻底失败。又如为了把学习成绩提升上去,有些学生拼命加班加点和开夜车、搞题海战术和疲劳战术,弄得整天头昏脑胀的,毫无学习效率可言,结果考试成绩适得其反,一败涂地。又如有位教师拖堂引起的学生“情绪逆反”现象,情况是这样的:已是上午第四节课了。同学们都期望着教师能早点下课,起码是按时下课,因为他们实在有点疲劳了。但是,化学教师还没有察觉到学生的心理反应,还一个劲地往下讲。下课铃声响了。他仍津津有味地讲着课。看得出来,这位教师是位认真负责的教师,干劲十足,毫不马虎。但学生听课的劲越来越差,开始还认真听讲,继而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后交头接耳,传递纸片,甚至故意咳嗽,搬动桌椅,打哈欠,整个教室骚动起来。弄得这位教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会如此多的发生飞去来器效应呢?其原因兹分述如下:
一是目标与手段不协调一致。目标是我们行动反应后所要取得的东西,手段是我们实现目标的方式。目标与手段必须匹配,而且必须是佳的匹配。上述几例“飞去来器效应”事实上就出在当事人把目标与手段相分离,只是把注意力盯在要达到的目标上,而忽视了手段的择优选取和佳匹配的问题,以致手段与目标不匹配,因而引发了一系列中间反应,对实现目标起了干扰作用。
二是心厌引起的情绪逆反作用。常言道:“话不投机半句多。”也就是说,话不投机就会产生心厌现象,再加上强行灌输就更增加了厌烦情绪,以致情绪越来越向相反的方面发展。夫妻之间吵架,正在气头上,如果一方想对另一方解释,此时越解释越糟糕,因为他会认为你是在别有用心,你是在用计谋,而不是在陈述事实,因此,你越解释他越不爱听,越会来气,以致大闹一场。可见,话不投机须沉默,此时沉默就是金。
41、改宗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有一个出色的研究,题目是“改宗的心理学效应”。研究表明,在一个问题对某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时候,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改宗效应”使我们明白:某些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之所以被人瞧不起,乃是因为他们给人一种没有能力的感觉;而不少敢于直言是非,勇于开展批评的人,终所以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乃是因为他们给人一种富有才能的感染力。
42、共生效应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43、古烈治效应
这是一个美国笑话,说的是有一位美国前总统和夫人可尼基去一家农场参观养鸡舍,夫人看见公鸡在母鸡身上踩蛋,忽发奇想问陪同的农场主说:你能否告诉我公鸡一天在母鸡身上尽多少次“丈夫”的责任?答:时时尽责一日十余次。夫人说:请把结论告诉总统。农场主过去给总统刚一说完,总统问道:每次都在同一只母鸡身上尽责任吗?答:次次更换伴侣。总统说:请把结论转告夫人。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男女思维的差异,男女都没有错,各人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后来它就成了男人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或淡旧)的心理学效应了。
44、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试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试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从认知角度讲,晕轮效应仅仅抓住并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是很片面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告诫自己不要被别人的晕轮效应所影响,而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
45、过度理由效应
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会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因为我们无法用“亲戚”、“朋友”这样的外部理由来解释别人的行为,只能追究到他人格内部的这个原因。
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给我们两个启示:
,不要止步于任何外部理由,而要深入发掘外部理由背后的原因,哪怕这种理由看上去是一种无稽之谈。
一天,一个客户写信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庞帝雅克部门,抱怨道:他家习惯每天在饭后吃冰淇淋。近买了一部新的庞帝雅克后,每次只要他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不动。但如果买的是其它口味,车子发动就很顺利。
庞帝雅克派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发现确是这样。这位工程师当然不相信这辆车子对香草过敏。他经过深入了解后得出结论,这位车主买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其它口味的要少。原来,香草冰淇淋畅销,为便利顾客选购,店家就将香草口味的特别分开陈列在单独的冰柜,并将冰柜放置在店的前端;而将其它口味的冰淇淋放置在离收银台较远的地方。
深入查究,发现问题出在“蒸气锁”上。当这位车主买其它口味时,由于时间较长,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买香草冰淇淋由于花的时间短,引擎还无法让“蒸气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
第二,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过于充分的外部理由。
处于管理岗位的人都会发现,奖励的刺激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别人保持高涨的热情,对于处于低潮中的人尤其如此。但是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不变,就会使奖励成为工作的过度理由,一旦失去外在奖励或者奖励无法满足其需要时,结果就会反而不如从前。
激励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它应包括精神上的沐泽,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刺激。使一个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应该激发其内在的动力,而不能只靠外在奖励。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工作”、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升华。管理者如果希望自己的员工努力工作,在给予恰当物质奖励的同时,还必须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而不能简单地把工作与待遇挂钩。
46、海格立斯效应
人生在世,人际间或群体间的摩擦、误解乃至纠葛恩怨总是在所难免,如果肩上扛着“仇恨袋”,心中装着“仇恨袋”,生活只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后,只会堵死自己的路。这就是海格力斯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会使人陷入无休止的烦恼之中,错过人生中许多美丽的风景,再没有真正的快乐,在没有新的进步了。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跟我过不去,我也让你不痛快”。被称为“海格力斯效应”。这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
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英雄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样的东西,很难看,诲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海格力斯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成倍地加大,这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他顺手操起—根碗口粗的木棒砸那个怪东西,好家伙,那东西竟膨胀到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纳闷,一位圣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
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会自然消失;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加恨于它,它会加倍地报复。
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两人出于误解或嫉妒,闹了矛盾,你若想报复对方,便会加深对方对你的仇恨.于是他会更挖空心思地加害于你;你若再不罢休,他会更恶毒地报复你,直到两败俱伤。
47、黑暗效应
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譬如在一些例如酒吧、练哥厅等场所,我们往往容易对异性产生异样的好感,这就是黑暗效应的形象的表现。
有个这样的案例:有一位男子钟情于一位女子,但每次约会,他总觉得双方谈话不投机。有一天晚上,他约那位女子到一家光线比较暗的酒吧,结果这次谈话融洽投机。从此以后,这位男子将约会的地点都选择在光线比较暗的酒吧。几次约会之后,他俩终于决定结下百年之好。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后的结论是,在正常情况下,一般的人都能根据对方和外界条件来决定自己应该掏出多少心里话,特别是对还不十分了解但又愿意继续交往的人,既有一种戒备感,又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好的方面尽量展示出来,把自己弱点和缺点尽量隐藏起来。因此,这时双方就相对难以沟通。
48、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这种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的并不多,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的管理制度和行为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畏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换言之,不放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好,而是避免过多内耗。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来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把它也拉下来,后没有一只能够出去。
寓言解读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力气的简单相加,而要微妙和复杂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量都为1,那么10个人的能量可能比10大得多,也可能甚至比1还小。因为人的合作不是静止的,它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互相推动时自然事倍功半,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企业里常会有一些人,嫉妒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进行破坏与打压。如果企业不把这种人除去,久而久之,组织里就只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
与此类似的是邦尼人力定律:“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60个人一秒钟挖不了一个洞。”
49、蝴蝶效应
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的发现谈起。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 ”,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科学家都不理解,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幺能大大远离呢!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如问:两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个眼睛的几倍?很容易想到的是两倍,可实际是 6-10倍!这就是非线性:1+1不等于2。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线性的!当外加电压较小时,激光器犹如普通电灯,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当外加电压达到某一定值时,会突然出现一种全新现象:受激原子好象听到“向右看齐”的命令,发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单色光,就是激光。非线性的特点是:横断各个专业,渗透各个领域,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时时有。” 如: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400万年间,方向突变16次,也是由于混沌。甚至人类自己,原来都是非线性的: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现,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由此可见,非线性就在我们身边,躲也躲不掉了。 1979年12月,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50、环境效应
当回忆时的情境和学习时所情境完全一样时,记忆效果佳。通常把这一现象称为环境效应。如果你要在某一课堂进行考试,那么在这个课堂里学习材料比在图书馆或宿舍里学习更为有利。这个概念是和刺激的泛化紧密相联的。当然,环境是指一个人学习和回忆时的周围情境,如房子的大小、墙壁的颜色、噪音的量等等。近来,这个概念已经扩大到包括学习者学习和回忆时的生理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身体也是他所处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为了得到佳的记忆,产生积极的环境效应,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在学习和回忆时也应尽可能地相似。
51、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选择的角度来说,“霍布森选择效应”显然是社会角色扮演者的一大忌讳。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可能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决策才能做到合理。一个人在进行判断、决策的时候,他必须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决定取舍。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不”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
只有在许多可保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某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在我们还没有考虑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之前,”我们的思想是闭塞的。倘若只有一个方案;就无法对比,也就难以辨认其优劣。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等于扼杀创造。鉴此,有成效的社会角色扮演者,其头脑中总是有多种“备择方案”,总是高度重视“多方案选择”,因为他们始终认为要有许多种可供采用的衡量方法,这样才可以从中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在这里,生活的辩证法正如一句格言所说的:“如果你感到似乎只有条路可走,那很可能这条路就是走不通的。”
52、霍桑效应
霍桑实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在将近8年的时间内,前后共进行过两个回合:个回合是从1924年11月至1927年5月,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赞助下进行的;第二个回合是从1927年至1932年,由梅奥主持进行。整个实验前后经过了四个阶段。
阶段一,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
照明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弄明白照明的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这项实验前后共进行了两年半的时间。然而照明实验进行得并不成功,其结果令人感到迷惑不解,因此有许多人都退出了实验。
阶段二,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
1927年梅奥接受了邀请,并组织了一批哈佛大学的教授成立了一个新的研究小组,开始了霍桑的第二阶段的“福利实验”。
“福利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找到更有效地控制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因素。梅奥他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排除了四种假设:(1)在实验中改进物质条件和工作方法,可导致产量增加;(2)安排工间休息和缩短工作日,可以解除或减轻疲劳;(3)工间休息可减少工作的单调性;(4)个人计件工资能促进产量的增加。后得出“改变监督与控制的方法能改善人际关系,能改进工人的工作态度,促进产量的提高”的结论。
阶段三,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
既然实验表明管理方式与职工的土气和劳动生产率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就应该了解职工对现有的管理方式有什么意见,为改进管理方式提供依据。于是梅奥等人制定了一个征询职工意见的访谈计划,在1928年9月到1930年5月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研究人员与工厂中的两万名左右的职工进行了访谈。
在访谈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研究人员对工人在交谈中的怨言进行分析,发现引起他们不满的事实与他们所埋怨的事实并不是一回事,工人在表述自己的不满与隐藏在心理深层的不满情绪并不一致。比如,有位工人表现出对计件工资率过低不满意,但深入地了解以后发现,这位工人是在为支付妻子的医药费而担心。
根据这些分析,研究人员认识到,工人由于关心自己个人问题而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所以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工人的这些问题,为此,需要对管理人员,特别是要对基层的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成为能够倾听并理解工人的访谈者,能够重视人的因素,在与工人相处时更为热情、更为关心他们,这样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和职工士气的提高。
阶段四,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
这是一项关于工人群体的实验,其目的是要证实在以上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似乎感觉到在工人当中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而且这种非正式的组织对工人的态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实验者为了系统地观察在实验群体中工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车间中挑选了14名男职工,其中有9名是绕线工,3名是焊接工,2名是检验工,让他们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内工作。
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向工人说明,他们可以尽力地工作,因为在这里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研究人员原以为,实行了这一套办法会使得职工更为努力地工作,然而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事实上,工人实际完成的产量只是保持在中等水平上,而且每个工人的日产量都是差不多的。根据动作和时间分析,每个工人应该完成标准的定额为7312个焊接点,但是工人每天只完成了6000~6600个焊接点就不干了,即使离下班还有较为宽裕的时间,他们也自行停工不干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研究者通过观察,了解到工人们自动限制产量的理由是:如果他们过分努力地工作,就可能造成其他同伴的失业,或者公司会制定出更高的生产定额来。
研究者为了了解他们之间能力的差别,还对实验组的每个人进行了灵敏度和智力测验,发现3名生产慢的绕线工在灵敏度的测验中得分是高的。其中1名慢的工人在智力测验上是排行,灵敏度测验排行第三。测验的结果和实际产量之间的这种关系使研究者联想到群体对这些工人的重要性。1名工人可以因为提高他的产量而得到小组工资总额中较大的份额,而且减少失业的可能性,然而这些物质上的报酬却会带来群体非难的惩罚,因此每天只要完成群体认可的工作量就可以相安无事了。即使在一些小的事情上也能发现工人之间有着不同的派别。绕线工就一个窗户的开关问题常常发生争论,久而久之,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不同的派别了。
实验结论
1、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没有直接关系;
2、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而不是工作条件;职工是“社会人”。霍桑等人是在“经济人”的人性模式下进行试验的,试图找出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随着实验的深入,“经济人”的假设受到动摇。霍桑终提出,人性模式是“社会人”,即职工不单纯追求经济收入,还有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如同后来的马斯洛指出的一样,需求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因此,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3、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新的领导方式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霍桑认为,管理者的目的在于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合作。为了实现合作,必须发展一种新的领导方式。在这种新的领导方式下,管理者必须一方面为满足成员物质的、经济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和分配物质资料,即发挥技术性技能;另一方面,为实现满足成员物质需要的目标而确保成员间的自发性合作,使每个人获得人类的满足,即发挥社会性技能。
4、企业来除了正式组织,还存在非正式组织。霍桑认为企业中不仅存在“正式组织”,还存在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形成的非正式团体,他们有自己的规范、情感和倾向,并且左右着团体内每个成员的行为。譬如湘军中的哥老会,学校里的同乡会。“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既有利,也有弊。管理人员要想实施有效的管理,要注意在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和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之间保持平衡
53、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
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在科学共同体中,也存在这样的一种效应,即科学精英一旦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获得某种承认与地位,就再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地位,就像有棘爪防止倒转的棘轮一样。“棘轮效应”表明科学界分层结构中的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会升迁不会降格,这种效应在科学金字塔结构的越高层表现得越突出。朱克曼通过对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指出:“一旦成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论是好是歹,都将稳固地居于科学界的精英行列。”
实际上棘轮效应可以用宋代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一句的话来概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54、缄默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基本上不使用强迫手段并不难。人们虽然会在皮鞭面前屈服,可那不过是表面上的服从,内心却充满了反叛、仇恨的复杂感情。不仅在感情上,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正确信息的传播受到限制的现象。
对统治者,人们大都愿意挑对方喜欢的、迎合对方的话来说,尽量避免说让对方不快或有可能降低自身价值的话。这就叫"缄默(MUM)效应"。职员在工作上犯了错误后因为害怕上司的威严而保持"缄默",这样上司便得不到正确的信息,结果就会因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而造成日后的重大损失。
从长远考虑,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工作上都应尽量不使用强制手段。但对于上司或父母、教师等身份的人来说,强制手段不失为一种对下属或晚辈、学生发挥作用的简单快捷的好办法。同时,越是对自己的才干和人格魅力没有信心的人越会行使强制手段,因为他们自认为没有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去说服别人。 就像风和太阳的寓言所讲的那样,光靠猛烈的暴风雨是掀不掉人身上的衣服的,而平时以礼相待,在认为有必要发作时点到为止,这才是有效的。
55、结伴效应
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结伴从事相同的一项活动时(并不进行竞赛)相互之间会产生刺激作用,提高活动效率。例如:学生在一起作作业比独立完成作业的效率高。 可以相应组成学习小组。教师应注意课上的效率,注意时间分配。
56、进门坎效应
在心理学中,“进门坎效应”指的是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一个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或是想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极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要求。关于这个效应的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在实验中提出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他们在个居民区直接向人们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先请求众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他们在几周后再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牌的有关要求,这次的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为什么同样都是竖牌的要求,却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研究者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个人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一个人若是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以行动来符合所被要求的各种知觉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自己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而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的改变成为持续的过程。运用这个方法来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要求的现象,心理学上叫做“进门坎技术”。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这样的技巧来与人们进行沟通,就可能更易于得到对方的配合与支持。比如:交警在执勤时,发现有人违章驾驶,截停违章司机后用严厉的言语训斥他,或粗暴地责令其交出驾驶执照以登记罚款,这样的态度很容易造成司机心理上的抵触,从而人为地增加了工作的难度。这时,不妨考虑根据“进门坎效应”的原则,换一种沟通方式与司机进行交流。这里提供一种思路供参考:如截停当事人后,首先微笑并敬礼示意,再对他进行简短的交通安全常识宣传,然后指出其属于哪一种违章,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尽量从当事人自身安全的角度来劝说,使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好还能配合使用小的宣传彩页或安全常识小卡片,让市民清楚知道自己违反了哪一条驾驶规则,设计一套“友情提示卡通图案”让他从所犯错误的“肇事者”卡通系列贴纸里选取相应的那种贴在方向盘上,以便在以后的驾驶中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违反交通规则。这样的方法既能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又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形成比较良好的警民关系。即使必须采取罚款等措施的,经过这样的铺垫,也有利于使对方心悦诚服,采取主动配合的态度。
其实“进门坎效应”也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得到运用,这需要我们慢慢去摸索和体验。可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使用,让他人从心底里愿意接受你提出的观点。在实际生活里灵活地用好这个心理学小原理,经由沟通交往的过程,一步步地迈进他人的“心田”,给对方留下亲切友好的印象
57、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越会引来他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计通过别的渠道试图获得这些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突破你的掌握,进入了传播领域,会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许多人争相获取,并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从而与你隐瞒该信息的愿望背道而驰。这一现象被称作传播中的“禁果效应”。所谓禁果效应,指一些事物因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更多地人参与或关注。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受传者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的阙如在受传者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了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特别在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人们恐惧的往往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不确定的、难以知晓的事情,在无法知晓和渴望知晓的搏杀过程中,公众会因为恐惧心理而像饕餮一样渴望获得信息。
58、近因效应
一 由于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二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59、竞争优势效应
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但是不能商量,各自在纸上写下来自己想得到得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刚好等于100或者小于100,那么,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比如说是120,那么,他们两就要分别付给心理学家60元。
结果如何呢?几乎没有哪一组的学生写下的钱数之和小于100,当然他们就都得付钱。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
除此之外,心理学家还认为,沟通的缺乏也是人们选择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双方曾经就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商量,达成共识,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在上面的实验中允许参加实验的两个人互相商量,或者两个人对对方的选择有充分的把握,结果必然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60、酒与污水定律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在企业中,总难免会有污水,而污水又总会给企业带来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掌握酒与污水的冲突与协调的技巧。酒和污水在一个组织中也存在着相互博弈的过程。发现人才、善用人才,在人才大战中占得先机,是精明的企业管理者引领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砝码,而有效运用酒和污水定律,则是组织一个高效团队的佳途径。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就是对团体中的人才加以指引和筛选,剔除具有破坏力“污水”,使合格者的力量指向同一目标,这就是人才的运作。
61、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
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
角色效应的产生要经历三个过程:
一是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就目前教育情况而言,普遍存在着对孩子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在不少家长教师心目中就是“学习好”,“学习好”就是分数高。由此引发出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造成教育重智育,轻德、体、美和劳动教育的倾向,降低了教育质量;
二是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知。
三是在角色期望和角色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角色规范,实现角色期待和角色行为。
62、刻板效应,定型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轻人是爱冲动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于经商的;英国人是保守的,美国人是热情的等等。
63、空白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
64、冷热水效应
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当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并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人际交往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冷热水效应。
一、运用冷热水效应去获得对方的好评
人处世上,难免有事业上滑坡的时候,难免有不小心伤害他人的时候,难免有需要对他人进行批评指责的时候,在这些时候,假若处理不当,就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就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形象,反而会获得他人一个好的评价。当事业上滑坡的时候,不妨预先把糟糕的事态委婉地告诉别人,以后即使失败也可立于不败之地;当不小心伤害他人的时候,道歉不妨超过应有的限度,这样不但可以显示出你的诚意,而且会收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当要说令人不快的话语时,不妨事先声明,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使他人体会到你的用心良苦。这些运用冷热水效应的举动,实质上就是先通过一二处“伏笔”,使对方心中的“秤砣”变小,如此一来,它“称出的物体重量”也就大了。
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由于种种原因,老李预计到这个月只能卖出10辆车。深懂人性奥妙的老李对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经理点了点头,对他的看法表示赞成。没想到一个月过后,老李竟然卖了12辆汽车,公司经理对他大大夸奖一番。假若老李说本月可以卖15辆或者事先对此不说,结果只卖了12辆,公司经理会怎么认为呢?他会强烈地感受到老李失败了,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指责。在这个事例中,老李把糟糕情况――顶多卖5辆车,报告给经理,使得经理心中的“秤砣”变小,因此当月绩出来以后,对老李的评价不但不会降低,反而提高了。
蔡女士很少演讲,一次迫不得已,她对一群学者、评论家进行演说。她的开场白是:“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自然不会说出精彩绝伦的话语,因此恳请各位专家对我的发言不要笑话……”经她这么一说,听众心中的“秤砣”变小了,许多开始对她怀疑的人,也在专心听讲了。她的简单朴实演说完成后,台下的学者、评论家们感到好极了,他们认为她的演说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对于蔡女士的成功演讲,他们抱以热烈的掌声。
当一个人不能直接端给他人一盆“热水”时,不妨先端给他人一盆“冷水”,再端给他人一盆“温水”,这样的话,这人的这盆“温水”同样会获得他人的一个良好评价。
二、运用冷热水效应去促使对方同意
鲁迅先生说:“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上开个窗口,势必会遭到众人的反对,窗口肯定开不成。可是如果提议把房顶扒掉,众人则会相应退让,同意开个窗口。”鲁迅先生的精辟论述,谈的就是运用冷热水效应去促使对方同意。当提议“把房顶扒掉”时,对方心中的“秤砣”就变小了,对于“墙壁上开个窗口”这个劝说目标,就会顺利答应了。冷热水效应可以用来劝说他人,如果你想让对方接受“一盆温水”,为了不使他拒绝,不妨先让他试试“冷水”的滋味,再将“温水”端上,如此他就会欣然接受了。
某化妆品销售公司的严经理,因工作上的需要,打算让家居市区的推销员小王去近郊区的分公司工作。在找小王谈话时,严经理说:“公司研究,决定你去担任新的重要工作。有两个地方,你任选一个。一个是在远郊区的分公司,一个是在近郊区的分公司。”小王虽然不愿离开已经十分熟悉的市区,但也只好在远郊区和近郊区当中选择一个稍好点的——近郊区。而小王的选择,恰恰与公司的安排不谋而合。而且,严经理并没有多费多少唇舌,小王也认为选择了一项比较理想的工作岗位,双方满意,问题解决。在这个事例中,“远郊区”的出现,缩小了小王心中的“秤砣”,从而使小王顺利地接受去近郊区工作。严经理的这种做法,虽然给人一种玩弄权术的感觉,但如果是从大局考虑,并且对小王本人负责,这种做法也是应该提倡的。
老陈、老时是一家大型化工工厂的谈判高手,这对黄金搭档一出马,几乎没有谈不成的业务,他们深得公司员工的尊重和信赖。原来,他两人十分擅长运用冷热水效应去说服对方。一般的,老陈总是提出苛刻的要求,令对方惊惶失措,灰心丧气,一筹莫展,也就是在心理上把对方压倒了。当对方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老时就出场了,他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当然这个方案也就是他们谈判的目标方案。面对这个“柳暗花明又一村”,对方愉快地签订了合同。在这种阵势面前,就是该方案中有一些不利于对方的条件,对方也会认为折衷方案非常好,从而接受。这的确是一种奇妙的谈判技巧,预设的苛刻条件大大缩小了对方心中的“秤砣”,使得对方毫不犹豫地同意那个折衷的方案。这种谈判技巧,在经商洽谈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三、运用冷热水效应去激起对方高兴
一位哲人看见一位生活贫困的朋友整天愁肠百转,一脸苦相,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他快乐起来。他对这位朋友说:“你愿意不愿意离开你的妻子?愿意不愿意丢弃你的孩子?愿意不愿意拆掉你的破房?”朋友一一答“不”。哲人说:“对啊!你应该庆幸你有一位默契的伴侣,庆幸有一个可爱的后代,庆幸有一间温暖的旧屋,你应该为此高兴啊!”于是,这位朋友的愁苦脱离了眉梢,忧郁离开了额头。在这个寓言式故事里,哲人运用冷热水效应,缩小了朋友心中的“秤砣”,从而使他对自己的拮据生活感到快乐。一个人快乐不快乐,通常不是由客观的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等决定的。运用冷热水效应,可以使一个人从困难、挫折、不幸中挖掘出新的快乐来。
一次,一架民航客机即将着陆时,机上乘客忽然被通知,由于机场拥挤,无法降落,预计到达时间要推迟1个小时。顿时,机舱里一片抱怨之声,乘客们在等待着这难熬的时间渡过。几分钟后,乘务员宣布,再过30分钟,飞机就会安全降落,乘客们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又过了5分钟,广播里说,现在飞机就要降落了。虽然晚了十几分钟,乘客们却喜出望外,纷纷拍手相庆。在这个事例中,机组人员无意之中运用了冷热水效应,首先使乘客心中的“秤砣”变小,当飞机降落后,对晚点这个事实,乘客们不但不厌烦,反而异常兴奋了。
夏厂长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给刚刚聘请的技术员小宫1.2 万元的年薪,这个薪金数虽然不高,夏厂长认为小宫会接受下来的,惟一担心的是怕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影响他的积极性、创造性。老成持重的夏厂长想出了一个妙法,他对小宫说:“基于咱们厂的实际,只能付给你8000元的年薪。”稍一停顿,夏厂长接着说:“不过1万2千元也可以考虑,你认为如何?”小宫一听 “8000元”,就有点儿不乐意,“秤砣”随之缩小了,当听到“1万2千元”时,心里就有点儿高兴了。他爽快地说:“我听厂长您的。”夏厂长说:“1万2 千元相对于厂里的其他人员来说,已经很高了。实话和你说,我这个做厂长的对此也犹豫不决,不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把1万 2千元钱发到你的手上。”小宫心里感动热乎乎的。在这个事例中,夏厂长运用了冷热水效应,使对方对并不算高的薪金数,不但不灰心丧气,反而心情愉快。
假若首先让对方尝尝“冷水”的滋味,就会使他心中的“秤砣”得以缩小,因此他会对获得的“温水”感到高兴。人际交往中,如果让对方在关键时刻甚或平常日子里高高兴兴,还有什么事办不成,还有什么样的硬仗打不赢呢?
综上所述,冷热水效应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使他人心中的“秤砣”变小,发挥着三大作用,但如果使对方心中的“秤砣”变大,就会出现三大负作用了。人与人交往,应力避这些负作用的出现。后说一句,一个人只有保持心中的“秤砣”合情合理,前后一致,才能正确地评价自身和外在的事物。
65、零和游戏原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界正是一个巨大的“零和游戏”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但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