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高并发场景下的锁机制实践深度剖析(redis高并发锁解析)
Redis作为一个高性能的基于内存的NoSQL数据库,因为其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功能而受到广大开发者的追捧。其中由于Redis强大的并发处理能力,能够为应用场景提供很好的支持,不得不让我们更加关注Redis在高并发场景下的应用尤其是锁机制的运用,今天就来深入剖析一下Redis高并发场景下的锁机制实践。
首先就是锁机制在高并发场景下应用Redis实现的方式,Redis丰富的内置命令能够很好的利用,这里选择使用redis的SETNX/expire/del三个命令来实现,关键代码如下:
String key = "myKey";
String value = "singleLock";//获取锁
Boolean get =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IfAbsent(key, value, 5L, TimeUnit.SECONDS);if (get) {
//doSomething //释放锁
redisTemplate.delete(key);}
以上代码使用SETNX来实现,如果设置的值的key不存在,则添加成功,否则返回失败,然后可以使用expire命令设置锁的超时时间即5s,防止出现死锁的情况;在执行完操作后,再使用del命令来释放锁,将key中的值移除。
另外一种实现方式是使用Lua脚本,可以防止出现死锁的情况,同时提升可靠性,其实就是结合SETNX和expire的方式一起使用,这里的Lua脚本主要使用以下几种命令:
local acquiredLock = redis.call('set',KEYS[1],ARGV[1],'EX',ARGV[2],'NX');
if(acquiredLock == 1) then return 1;
else return 0;
end
上面的脚本和SETNX/expire命令是功能类似的,它会将key设置值为value,设置有效期为seconds,如果key已存在则返回0,存在成功则返回1,最后由delete来释放锁,能够更好的解决死锁问题。
综上所述,Redis高并发场景下的锁机制实现主要有利用SETNX/expire/del和Lua脚本实现,鉴于Redis的良好性能,很适用项目的高并发场景,可以轻易的实现分布式锁,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了并发处理情况下数据的一致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