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号上的Redis攻破数据库存储的新边界(哈勃redis)

2023-05-13 14:42:55 边界 攻破 哈勃

2021年1月10日,Redis穿越了博士和宇航员拉里·哈勃(Dr. Larry Haub)上发射的国际空间站(ISS),成为首个在轨空间中部署的关系型数据库(RDB)。人们一直认为,RDB在实施艰巨,耗时且费用昂贵的项目时,会给空间站提供一个稳定,全面和可靠的存储数据的功能。Redis在国际空间站的实施,意味着空间站的科学家能够有效的收集存储与国际空间站通讯有关的数据和信息,这项工作曾是由NASA空间站存储系统(SSDS)完成,但是效率低下。

Redis在轨实施,也意味着,科学家可以以更小的存储空间,完成更多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作业。NASA实施了Redis,同时也允许科学家们使用更多的可用的内存来更快的获取数据,减少实施时间并保证可靠性。凭借Redis,空间站的可靠性将提升,因为空间站的程序可以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保存数据。

Redis的实施,使得NASA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国际空间站上的信息。Redis开发者也利用了NASA空间站上的压力实验,来测试Redis的可靠性和機能性,从而保证可以顺利实施Redis。

Redis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实施,并不仅仅是对NASA国际空间站而言,而是为许多空间中未来设计和实施各级项目奠定了基础。Redis可以满足未来空间站的机能需求,不仅可以更快,更可靠的收集和存储信息,而且还可以为空间站的实施提供稳定的测试和验证。

数据和信息是宇宙研究的基础,Redis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实施,为空间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和边界。Redis的实施,使得科学家更快的存储数据和信息,从而更快,更好地理解宇宙空间和其作用。

Redis相关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n()

{

redisContext *c;

redisReply *reply;

//连接redis服务器

c = redisConnect(“192.168.70.129”, 6379);

if (c != NULL && c->err)

{

printf(“Error: %s\n”, c->errstr);

}

else

{

printf(“Connect redis server success!\n”);

//执行SET命令

reply = redisCommand(c,”SET count 59″);

freeReplyObject(reply);

//执行GET命令

reply = redisCommand(c,”GET count”);

printf(“count= %s\n”, reply->str);

freeReplyObject(reply);

}

redisFree(c); //断开与redis服务器的连接

return 0;

}

相关文章